摘要:周一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月份工厂活动萎缩幅度更大,并将其连续第12个月下滑,创历史新高,突显了韩国经济在努力实现稳健复苏时面临的挑战。该调查结果与该国产出和出口复苏的其他明显迹象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制造商的悲观情绪和疲弱的商业状况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扭转局面。标准普尔全球经季节性调整的韩国制造商采购经理...
周一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6月份工厂活动萎缩幅度更大,并将其连续第12个月下滑,创历史新高,突显了韩国经济在努力实现稳健复苏时面临的挑战。
该调查结果与该国产出和出口复苏的其他明显迹象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制造商的悲观情绪和疲弱的商业状况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扭转局面。
标准普尔全球经季节性调整的韩国制造商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 5 月份的 48.4 降至 6 月份的 47.8,创下最低水平,也是三个月来首次下跌。
自 2022 年 7 月以来,该指数一直低于区分扩张与收缩的 50 大关,这是自 2004 年 4 月开始的调查中最长的连续记录。
产出和新订单分别出现八个月和六个月来的最大跌幅,拖累总体指数走低。
新出口订单也出现了五个月来的最大降幅,调查显示亚洲和欧洲等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疲软。
亚洲第四大经济体第一季度增长缓慢,由于外部需求疲弱,经济增长举步维艰。
通胀和供应链方面出现了一些改善,但主要是由于需求疲软。投入价格通胀是自 2020 年 7 月开始的连续上涨以来最温和的一次,而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则缩短了 2013 年 5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成本压力缓解,产出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下跌,不过也有证据表明,产出价格下降是为了刺激销售。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的经济学家乌萨马·巴蒂 (Usamah Bhatti) 表示:“6 月份的 PMI 调查数据表明,到 2023 年中期,韩国制造业的运营状况仍然低迷。”
巴蒂表示:“由于担心当前的经济低迷状况将比之前预期的持续时间更长,商业信心在 2023 年降至迄今为止的最低水平。”
制造商对未来产量的乐观情绪在 6 月份降至 2022 年 12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 5 月份触及的 10 个月高点相比出现了急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