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7月17日 - 由于国内外需求疲软,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长乏力,疫情后的增长势头迅速减弱,政策制定者面临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的压力。中国当局面临着保持经济复苏并控制失业的艰巨任务,因为任何激进的刺激措施都可能加剧债务风险和结构性扭曲。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4 月至 6 月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仅增长 0.8%...
北京7月17日 - 由于国内外需求疲软,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长乏力,疫情后的增长势头迅速减弱,政策制定者面临更多刺激措施以提振经济的压力。
中国当局面临着保持经济复苏并控制失业的艰巨任务,因为任何激进的刺激措施都可能加剧债务风险和结构性扭曲。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4 月至 6 月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仅增长 0.8%,而路透调查中分析师的预期为增长 0.5%,而 2019 年 4 月至 6 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2.2 %。第一季度。
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GDP增长6.3%,高于今年前三个月的4.5%,但增速低于预期的7.3%。
这是自 2021 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快的年度增长速度,但由于去年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严格的 COVID-19 封锁造成的经济痛苦,该数据严重扭曲。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驻悉尼经济学家卡罗尔·孔表示:“数据表明,中国的后疫情时代繁荣显然已经结束。”
“高频指标高于 5 月份的数据,但仍描绘出黯淡且步履蹒跚的复苏景象,同时青年失业率创下历史新高。”
事实上,最近的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后的复苏迅速摇摇欲坠,由于国内外需求降温,出口出现三年来最大跌幅,而主要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削弱了信心。疲弱的整体势头引发了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预期。
政策内部人士和经济学家表示,当局可能会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包括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财政支出、为消费者和私营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以及放松一些房地产政策。但分析师表示,不太可能出现快速转变。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本月晚些时候即将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上,届时最高领导人可能会制定今年剩余时间的政策路线。
迫切的政策支持?
尽管中国有望实现 2023 年 5% 左右的温和增长目标,但一些分析师表示,存在无法实现该目标的风险。
新加坡皇家银行资本市场亚洲外汇策略主管阿尔文·谭表示:“仅为 6.3%,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失望的数字,因此显然这一势头正在放缓。”
“按照这样的减速速度,现在实际上存在增长目标可能无法实现的风险——如果经济继续以这种速度减速,这5%可能无法实现。所以我认为这确实增加了寻求更多政策支持的紧迫性很快。”
分析师表示,大多数分析师表示,由于空间有限以及对债务风险不断增加的担忧,政策制定者可能会采取温和的支持措施,而不是采取任何激进的刺激措施。
然而,他们表示,经济进一步放缓可能会导致更多失业并加剧通货紧缩风险,从而进一步削弱私营部门的信心。
央行一位高级官员周五表示,央行将利用存款准备金率和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工具来应对经济挑战。
上个月,央行小幅下调基准贷款利率10个基点。
数据显示,仅6月份,中国零售额增长3.1%,较5月份12.7%的增幅大幅放缓。分析师此前预计增长 3.2%。
上个月工业产出增长意外地从 5 月份的 3.5% 加快至 4.4%,但在新冠疫情后经济复苏之路坎坷的情况下,需求仍然不温不火。
一些经济学家将其归咎于多年来严格的新冠疫情措施,以及对房地产和科技行业的监管限制造成的“疤痕效应”——尽管官方最近努力扭转一些限制措施以支持经济。
由于不确定性很高,谨慎的家庭和私营企业正在增加储蓄并偿还债务,而不是进行新的购买或投资。青年失业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