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0日消息,中国 1 月出厂价格降幅超过经济学家的预期,这表明在零 COVID 政策结束后刺激消费者价格的国内需求的闪光还不足以重振上游行业。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较上年同期下降 0.8%,延续上月 0.7% 的跌幅,并且比路透调查显示的 0.5% 跌幅更快,尽管 1 月份制造业活动恢复增长。国家统计局 (NBS)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

2月10日消息,中国 1 月出厂价格降幅超过经济学家的预期,这表明在零 COVID 政策结束后刺激消费者价格的国内需求的闪光还不足以重振上游行业。
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较上年同期下降 0.8%,延续上月 0.7% 的跌幅,并且比路透调查显示的 0.5% 跌幅更快,尽管 1 月份制造业活动恢复增长。
国家统计局 (NBS) 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1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同比上涨 2.1%,高于 12 月份 1.8% 的年增幅,但略低于 2.2%经济学家在路透社调查中预测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农历新年期间消费的季节性激增提振了 CPI,机票、电影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上涨 20.3%、10.7% 和 9.3%。
经济学家预计,由于取消了零 COVID 政策,未来几个月中国的生活成本将会上升。政策内部人士预计,中国今年将与去年保持 3% 左右的通胀目标。
分析师预计通货膨胀率仍将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高利率水平,并预测货币宽松政策比紧缩政策更有可能。
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分析师普里查德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不久之后将进一步下调政策利率,第一次下调可能会在下周三到来。”
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面临重大不利因素,包括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对中国出口商的外部需求减弱以及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青年失业率。
出厂价意外下跌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在一份报告中表示,PPI 月度下降 0.4% 令人惊讶,似乎表明制造业尚未全速运转。
出厂价的下降出乎意料,因为中国经济活动在 1 月份恢复增长。衡量制造业活动的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自 9 月以来首次突破 50 点大关。
包括化学品在内的投入品价格下跌以及原油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跌导致跌幅超过预期。
在消费方面,食品价格在 12 月份同比上涨 4.8% 后,1 月份同比上涨 6.2%。
1月份猪肉价格下降10.8%,降幅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生猪供应继续增加,但同比上涨11.8%。
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从 12 月份的 0.7% 的年增长率上升到上个月的 1.2%。
在 2022 年经济增长降至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之一之后,高级政府官员一再表示他们打算利用该国 14 亿人口的消费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