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一的调查显示,由于消费者感受到生活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减少,全球工厂活动在 3 月份减弱,这表明不断恶化的前景仍将拖累经济复苏,并使决策者保持警惕.尽管整个欧元区的工厂上月进一步下滑,但制造成本自 2020 年年中以来首次下降。标准普尔全球 3 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终值从 2 月份的 48.5 降至 47.3...
周一的调查显示,由于消费者感受到生活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减少,全球工厂活动在 3 月份减弱,这表明不断恶化的前景仍将拖累经济复苏,并使决策者保持警惕.
尽管整个欧元区的工厂上月进一步下滑,但制造成本自 2020 年年中以来首次下降。
标准普尔全球 3 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终值从 2 月份的 48.5 降至 47.3,略高于初值 47.1,但连续第 9 个月低于增长与收缩分界线 50。
然而,衡量产出的指数确实从 50.1 升至 50.4 的 10 个月高点,该指数将于周三公布,该指数被视为经济健康状况的良好指标。
“今天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结果突显出,制造企业仍然面临挑战。尽管消费者需求在各个行业基本保持不变,但这种情况可能会逐渐减弱,”埃森哲全球工业主管 Thomas Rinn 表示。
德国制造业活动在 3 月份以近三年来最快的速度萎缩,而疲软的需求继续拖累法国的工厂部门,因为采购经理对其业务 12 个月的前景变得悲观。
在欧盟以外的英国,制造商也有所下滑,但随着成本压力和供应链问题的缓解,他们对未来变得更加乐观。
供应链的改善和能源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欧元区的投入价格自 2020 年 7 月以来首次下跌——就在 COVID-19 大流行病正在巩固其影响力之时。
但油价周一飙升,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此前 OPEC+ 周日意外宣布进一步减产,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亚洲菌株
依赖出口的日本和韩国 3 月份制造业活动均出现收缩,而中国的增长停滞不前,凸显了亚洲在当局试图控制通胀并抵御全球经济势头放缓带来的不利因素时面临的挑战。
Capital Economics 新兴亚洲经济学家希万·坦登表示:“由于未来几个季度全球增长仍将疲软,我们预计亚洲的制造业产出将继续面临压力。”
中国 3 月份财新/标普全球制造业 PMI 为 50.0,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51.7,也低于 2 月份的 51.6。
该读数与周五公布的官方 PMI增长放缓相呼应。
“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展望未来,经济增长仍将依赖于内需的提振,尤其是居民消费的改善,”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哲在谈到中国PMI时表示。
由于出口订单受到打击,韩国 3 月份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从 2 月份的 48.5 降至 47.6,为六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 3 月份 au Jibun 银行PMI终值为 49.2,高于 2 月份的 47.7,但仍低于 50 的门槛,因为新订单连续第 9 个月收缩。
周一公布的另一项央行调查显示,日本大型制造商的情绪在 1 月至 3 月恶化至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外部需求疲软加剧了已经在努力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的企业的困境。
印度是该地区罕见的亮点,其制造业在 3 月份以三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得益于产量和新订单的改善,表明其经济比大多数其他国家更能经受全球经济放缓。
调查显示,越南和马来西亚 3 月份工厂活动萎缩,而菲律宾的工厂活动扩张速度低于 2 月份。
虽然大流行造成的供应中断已基本结束,但疲软的芯片需求和全球增长放缓的新迹象已成为许多亚洲经济体面临的风险。
上个月美国两家银行的倒闭和瑞士信贷的接管引发了市场动荡,并揭示了世界金融体系的潜在脆弱性,从而增加了全球前景的不确定性。
尽管有迹象表明美联储将很快暂停其紧缩周期,但前景仍因银行业问题、通胀居高不下和全球增长放缓而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