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第五大二氧化碳 (CO2) 排放国日本将从 4 月开始分阶段实施碳定价计划,以鼓励企业减少排放,并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下是亚洲国家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净零目标的一些碳排放交易系统 (ETS) 和定价机制。日本* 政府于 12 月提议在 2028-29 财年对化石燃料进口商征收碳税,以鼓励企业抑制二氧化碳 (CO2)...

世界第五大二氧化碳 (CO2) 排放国日本将从 4 月开始分阶段实施碳定价计划,以鼓励企业减少排放,并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以下是亚洲国家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净零目标的一些碳排放交易系统 (ETS) 和定价机制。
日本
* 政府于 12 月提议在 2028-29 财年对化石燃料进口商征收碳税,以鼓励企业抑制二氧化碳 (CO2) 排放。
* 由名为“GX 联盟”的“绿色转型”论坛设立的日本版 ETS 将从 2023/24 财年自愿开始,随后从 2026/27 年左右开始全面运营。
* 到 2026/27 年,日本将为 ETS 制定指南,并引入企业目标第三方认证机制。对于滥用该系统的人,也可能会引入官方监管。
* 从 2033/34 年左右开始,发电行业排放配额的拍卖将开始。
* 正在讨论包括碳价格、覆盖范围以及是否应强制执行在内的细节。
* 从 2028/29 年左右开始,将对炼油厂、贸易公司和电力公司等化石燃料进口商征收碳税。最初的征税将设定得较低,但会逐渐提高。
中国
* 中国于 2021 年启动了 ETS,在上海设有专门的交易所,涵盖电力行业——该行业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40%。预计下一阶段将扩展到其他碳密集型行业,包括钢铁和建筑业。
* 中国的目标是到 2060 年实现净零排放。
香港
* 香港证券交易所于 11 月在其新的自愿碳市场上进行了第一批碳信用交易,加入了少数亚洲交易所的行列,以抓住政府推动实现气候目标所带来的机遇。
印度
* 议会于 12 月通过了旨在建立碳交易的《2022 年能源节约(修正案)法案》。
* 10 月,阿达尼绿色能源有限公司(ADNA.NS)等绿色能源公司 和EKI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EKIE.BO)等碳抵消公司 共同开发碳信用市场,以帮助实现能源转型目标。
* 两位政府消息人士称,印度计划设立稳定基金,以将计划中的碳市场中的信用价格保持在一定阈值以上,确保它们对投资者保持吸引力,并确保市场成功减少排放。
* 印度的目标是到 2070 年实现净零排放。
印度尼西亚
* 2 月,印度尼西亚启动了燃煤电厂强制性碳交易的第一阶段,这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到 2060 年实现净零排放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 当局正在研究实施碳交易,并计划设立机构监测和核实排放量。
马来西亚
* 证券交易所于 12 月推出了自愿碳市场(VCM),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符合伊斯兰教法的碳交易所布尔萨碳交易所。
* 这个东南亚国家已承诺到 2030 年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
菲律宾
* 财政部表示正在研究实施碳税等碳定价机制的可行性,以产生可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收入。
* 然而,这个想法得到了一些立法者的冷淡回应,他们担心碳税可能会使电价更高。
* 早在 2016 年,参议院就提交了一项决议,要求引入碳定价立法,但此后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新加坡
* 新加坡于 2019 年实施碳税,适用于所有每年产生 25,000 吨或更多温室气体排放的设施,包括炼油厂和发电厂。
* 政府于 2022 年 2 月宣布,碳税将在 2024 年增加五倍至每吨 25 新元,以实现其到 2050 年左右的零排放目标。
* 新加坡的气候影响 X于 2021 年 11 月完成了试点拍卖。该交易涉及来自八个全球项目和 19 个买家的 170,000 个碳信用额度。
* 政府还计划通过制定标准和框架来发展氢贸易,例如原产地保证,以证明进口氢的低碳来源。
韩国
* 韩国的 ETS 始于 2015 年,覆盖了约 70% 的经济领域,包括电力部门、工业和国内航空。
* 韩国的目标是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
越南
* 政府于 2022 年 1 月通过了一项法令,概述了碳交易平台的主要基础,该平台将于 2025 年试运行,并于 2028 年正式运营。




